六千歲商城

茶油食譜 | 立冬食補,蔥爆羊肉

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,又被稱為交子之時。立冬,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開始;冬是終了的意思,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,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。古人認為,從立冬起,陽氣潛藏,寒邪當令,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。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,收藏入庫,動物們也已備好糧食,準備冬眠了。





立冬三候:水始冰;地始凍;雉入大水為蜃。


水始凍,水面初凝,結起薄冰,說的是此時天氣已經變冷,水面開始結冰。




地始凍,土地開始凍結變硬了。





雉入大水為蜃。雉即野雞壹類的大鳥,蜃為大蛤,立冬後,野雞壹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,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,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。


· 迎冬 ·


立冬與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稱四立,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。早在漢魏時期,立冬日,皇帝有出郊迎冬的儀式,他將賜群臣冬衣、並撫恤其家人。在民間則有祭祖、飲宴、蔔歲等習俗,人們以時令佳品祭祀祖靈,祈求來年風調雨順。


同時趁著農閑之余,人們拿出釀好的美酒,美味的菜肴,盡情享受壹年辛苦勞作的豐碩果實。而此習俗沿襲到宋朝時期,則稱為“拜冬”。每逢此日,人們更換新衣,慶賀往來,堪比春節。






· 補冬 ·


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裏,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,俗稱“補冬”。因為冬天人們的食欲大增,脾胃運化快速,此時吃壹些滋補的食物,很利於吸收。尤其是閩南地區會殺雞宰鴨,並加入中藥合燉,目的是為了適應氣候季節性的變化,調節身體素質,增強體質以抵禦寒冷。


但要註意,加入湯內的藥材的藥性宜偏於溫熱養陽,應以溫而不散、熱而不燥為主,對吃些新鮮蔬菜等易於消化的食物,才更有益於進補養生。





多食補冬、切宜溫補。冬季進補宜“溫補”,不宜“寒涼”,並不是所有的堿性食物都適合在冬季進補,應多食溫性或平性食物。冬季的寒冷天氣會使人體的甲狀腺素、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,從而促進體內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,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,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。


所以,冬季應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食物的攝入,及時供應體內的熱量。牛羊肉、雞肉、蝦、海參等富含蛋白質及脂肪,可以適當補充。另外,多吃點富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E的水果,如獼猴桃、山楂、梨、柑橘類等。還有薯類等纖維食物。



· 蔥爆羊肉  ·


天氣慢慢涼下來之後,羊肉又成了餐桌上的常見肉菜。羊肉可以補體虛,祛寒冷,溫補氣血;益腎氣,補形衰,開胃健力,所以在天氣變冷時食用對身體格外有好處。如果不耐煩長時間的燉煮,也可以選擇比較快捷的烹飪方法。比如今天的這道蔥爆羊肉,就跟家常小炒壹樣,在炒鍋裏大火翻炒幾下,調味就出鍋了。



① 羊肉洗凈切薄片,大蔥斜切備用;



② 羊肉放入小碗中,加雞蛋、少許澱粉上漿;



③ 熱鍋倒茶油,放入羊肉煸香後盛出;


④ 鍋內重新熱油,放入大蔥爆香;



⑤ 倒入羊肉,加入料酒、醬油、胡椒粉翻炒,最後加少許鹽炒勻即可。




回到列表

AGE6000 SHOP